沒有超級球星,沒有歸化球員,沒有豐富經(jīng)驗,如主帥郭士強所言,這支“三無”版的中國男籃青年軍在亞洲杯賽場“殺出一條血路”,以五勝一負的出色戰(zhàn)績登上亞軍領獎臺。
面對在亞洲杯賽場未嘗敗績的澳大利亞隊,中國隊與對手糾纏到最后一刻,才以89比90惜敗。盡管亞洲杯含金量已不復從前,決賽爆冷的期待也未能兌現(xiàn),但時隔十年重返決賽舞臺,已如一縷曙光,照進中國男籃的漫長黑夜。
回望亞洲杯征程,同心戮力是這支男籃青年軍最鮮明的特質(zhì)。12名隊員各司其職,在球隊需要的時候釋放自己。
帶著未竟的夢想再度出征,趙睿和胡金秋出色扮演“定海神針”的角色,幾度奔涌的淚水,是兩位老將“十年飲冰,難涼熱血”的宣言。暑假時光為國而戰(zhàn),首次身披國家隊戰(zhàn)袍的20歲“留洋”小將王俊杰,已經(jīng)用實力證明自己是鋒線久違的“全能答案”。歷經(jīng)風雨起伏,余嘉豪、胡明軒仍能努力打出高光表現(xiàn);朱俊龍、程帥澎等一眾新星,也在實戰(zhàn)歷練中找到了各自位置。
“我們是一個團隊,沒有首發(fā)和替補之分。只有更多人站出來,球隊才能走得更遠?!辈恢挂淮危犻L趙睿將球隊取得的成績歸功于團隊籃球,“就像國歌唱的那樣,越是危險、困難的時候,大家越要向前走。不是一個人向前走,而是整個團隊一起向前走。不斷在困難中突破自己,中國籃球才能越來越好?!?/p>
極具凝聚力的團隊氛圍,在賽場激戰(zhàn)中具象為爭勝的決心和不滅的斗志。精神面貌和比賽氣質(zhì)的轉(zhuǎn)變,正是中國男籃走出低谷的起點。而在技戰(zhàn)術層面,中國男籃雖在護筐、破聯(lián)防等方面仍有諸多痛點和堵點,但追趕世界的決心已然可見。
提速的攻防節(jié)奏,火熱的外線手感,多人擁有處理球的能力和意愿,保持到最后一秒的專注防守——無不是令人欣喜的進步。隨著楊瀚森、周琦、曾凡博、崔永熙等球員回歸,進一步補強的中國男籃值得更多期待。
“掉隊”多年之后,中國男籃無法在短期內(nèi)脫胎換骨,亞洲杯也終究只是一堂“訓練課”。相比于戰(zhàn)績排名,校準繼續(xù)前行的正軌,讓年輕球員得到實戰(zhàn)歷練,無疑是更有價值的收獲。
“在如此激烈的比賽中,在這么大的壓力下,隊員們的思想和心理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鍛煉。”如郭士強所言,找到正軌是當務之急,“繼續(xù)努力,按照正確的方式走下去,這是非常重要的?!?br/>
志在復興的中國男籃,目標不止于登上亞洲杯領獎臺,而是重新在世界舞臺上追逐夢想。迎著亞洲杯這縷曙光,中國男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期待奮力爬坡的曲線持續(xù)上揚。